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闽商杂志】福建“慈善世家”投入超20亿元用于公益!再获大奖!

  5月18日,第二十届(2023)中国慈善榜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发布。安踏集团荣获年度慈善企业奖,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荣获年度榜样基金会殊荣。

  慈善世家

  乐善好施一直是闽商的优良传统,安踏集团成立30年来,一直坚守公益初心,传递运动温度,提及安踏的公益历程,绕不开的是人称“慈善世家”的丁氏家族。近年来,安踏集团发展迅速,并一路与慈善相伴。

  早在2011年,安踏创始人丁和木捐资1亿元设立“安踏和木爱心基金”。他从2008年起便定下规矩,要将企业利润拿出来,为家乡年过60的村民们每月提供300元的补贴津贴。

  2017年,安踏集团发起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支持乡村体育发展。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累计捐赠现金及装备超7.4亿元,捐建166家“安踏梦想中心”,培训4468名一线乡村体育教师,使国内11711间学校超过490万名学生受惠。

  2021年12月,在安踏集团成立30周年之际,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宣布捐赠100亿元的现金和股票,成立“和敏基金会”,用于社会发展和公益慈善事业,公益规划涉及到医疗卫生、乡村振兴、体育教育、和谐社区发展等多个方向。当天,和敏基金会捐资20亿元,全资捐赠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和敏医院),旨在支持医院建设和医疗人才培养。

  当问及捐赠100亿股票及现金的原因,丁和木表示,“钱放在家里也没什么用啊!我们的工厂办得很好,生意也很好,要那么多钱干嘛?就捐了。”

  从2007-2022年,安踏集团累计公益投入超20亿元,交出了令人瞩目的公益答卷。

  丁氏家族的善举获得了来自各方的肯定,2009年,晋江市人民政府授予丁和木家族“慈善世家”称号。

  中国第一大运动品牌

  除了在慈善事业上闪闪发光,安踏在其主业运动品牌领域也是不落人后,成为引领发展的 “佼佼者”。

  3月21日,安踏发布2022年财报。财报显示,集团实现营收536.5亿元,用7年时间实现了100亿到500亿的跨越,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安踏不仅稳健地度过受疫情封控影响的第三年,年营收还突破了500亿的大关,高出耐克22亿元人民币,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大体育用品集团。

  2022年,面对疫情及消费市场的巨大挑战,安踏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主品牌收益增长15.5%至277.2亿,旗下品牌FILA(斐乐)也从高速增长迈向了高质量增长的新阶段。此外,安踏集团旗下以迪桑特和可隆为代表的“其他品牌”,营收同比增长26.1%至44.1亿元,已连续超过20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

  在三年疫情的冲击下,各大企业普遍裁员,安踏集团却逆流而上,连续扩招。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安踏集团员工数59000人,同比2021年末净增7000人。从2020年起,安踏集团共创造了28200个直接就业岗位,充分彰显了行业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长期主义者

  作为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集团,安踏集团在持续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积极承担着社会责任,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安踏集团董事长丁世忠强调要坚持全球化战略目标,认为现代企业管理是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考验,“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

  多年来,安踏集团凭借在绿色生产、绿色技术的研发与普及等方面的优异表现,为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秀案例。

  在Global ESG Monitor (GEM) 2022国际评级报告中,安踏集团排名全球最具透明度ESG报告第八位。

  据悉,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简称,是在传统财务指标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多元化指标,成为当今衡量企业价值的新型工具。

  安踏集团秉持与自然同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连续8年对外披露其在ESG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和成绩,在三大核心领域推行ESG战略行动规划,包括提升环保材料占比打造更多绿色低碳商品,带动产业链伙伴节能减排推进绿色供应链,并携手合作伙伴促进社会公益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标准普尔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中,安踏集团ESG评分在约160家全球纺织品、服装、奢侈品牌公司中,排名超越87%的全球同业。

  安踏集团董事长丁世忠表示:“一个真正全球领先的企业,要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