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13日电(黄燕)三月,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第45个植树节到来前夕,伴随着明媚的春光,厦门的检察官们来到翔安区内厝镇小光山,举行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示范基地揭牌仪式暨植树活动。

该“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示范基地”由厦门市人民检察院、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检察院、厦门市翔安区农业农村局共同设立。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益诉讼观察员和人民监督员等受邀参加揭牌仪式。
普日“光头山”,今朝绿满坡
如今的小光山,已是一副好春景,茂密的植被覆盖,放眼望去郁郁葱葱,正焕发出无限生机,但谁能想到,小光山曾被当地群众戏称为“光头山”呢?

2017年8月,厦门市翔安区检察院受理举报后,启动小光山生态资源保护专项监督工作,综合运用检察建议、立案监督和人大议案、专项报告等方式,有力推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对矿区开展综合整治。经过长达5年的跟踪监督,矿区内的违法行为已全面停止;各行政机关先后立行政处罚案36起,作出罚款近900 余万元;公安机关共立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采矿等刑事案件10起;现已实现补植复绿 1000 余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看到当初尘土飞扬的“光头山”,恢复到今天满眼苍绿的状态,在场人员纷纷发出感慨。揭牌仪式后,与会人员还在基地内开展了植树活动,为修复基地再添新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株株树苗迎风招展,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小光山生态资源保护专项监督工作,是近年来厦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缩影之一,也是厦门市检察机关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样本。该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示范基地的建成是检察机关强化生态保护、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彰显了两级检察机关作为守护绿水青山忠诚卫士的初心。
厦门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郑国钦指出,下一步,检察机关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检察履职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做绿色发展的倡导者、宣传者和践行者;要筑牢生态屏障,依法打击危害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活动,依法开展公益诉讼监督,将法律监督与行政执法有效衔接;要厚植生态底色,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恢复优先为主的方针,努力从检察供给侧提供更多优质检察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