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4日电 日前,福建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业务视频督导会暨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部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

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瑜出席会议并指出,党的二十大为检察工作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认真总结好今年工作,谋划好明年工作,努力推动全省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更好成绩。就今后的工作,陈瑜副检察长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二是树牢问题导向,以匠心“求极致”精神推动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工作稳健发展;三是狠抓办案规范、素能提升,努力锻造过硬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队伍。
会上,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通报了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办案工作情况。
之后,各设区市院、平潭综合实验区院分管院领导、部门负责人就各地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方向,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研讨。
福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福州检察机关将以培塑服务大局特色项目为主线,密切对接上级打击养老诈骗、传承闽都文化、建设海上福州等重大决策,细化做实服务城市品质、守护福州古厝、福山福水检察蓝三个特色项目;以启用公益诉讼大数据研判指挥平台为起点,针对各类专题办案活动设置数据筛查模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落实系统抓、抓系统的工作方式,推动办案结构更均衡;以完善公益诉讼和生态展示基地为契机,在省院指导下,持续提升“福州古厝”、长乐展厅、闽江河口湿地联络点基地建设,持续提升检察工作影响力。
厦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厦门检察机关将结合区域特点,深入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翔金海域”生态保护等专项活动,聚焦公益诉讼的重点领域,提升线索挖掘能力,精准发现公益损害中存在的普遍性、深层次治理问题,拓展履职空间。继续探索“公益诉讼+生态检察+企业合规”等工作模式,强化效能叠加,进一步激活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在保护民营经济方面的效能。
漳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漳州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完善“双碳汇”公益诉讼司法保护机制,助力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认真贯彻落实张军检察长、霍敏检察长的批示要求,及时巩固成果、总结经验,进一步规范“双碳汇”案件适用类型、标准、程序,统一操作规程,希望能在省院有力指导下,打造成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领域新的亮点。
泉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泉州检察机关将常态化推进“检察护宝·守护海丝名城”专项行动做深、做细、做透,奋力将“检察护宝”品牌提升成为泉州市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的重要司法举措。积极构建数字化“护宝”工作体系,联合市文旅部门探索建立文物保护指挥平台,通过数字化“护宝”监督系统,广泛收集公益诉讼线索,推动多部门联动执法、协同治理,共同做好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保护。
三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三明检察机关将主动融入大局,结合林改、“美丽乡村”建设,深化“河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等协作机制,巩固提升生态领域“小专项”监督成果,积极参与“水清三明·守护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优化生态检察履职方式方法,推动构建生态环境共治“大格局”,全面推行“生态检察+碳汇”工作机制,持续扩大认购碳汇修复生态环境案件办理区域范围,加强对生态司法碳汇基金使用的研究,为加快建设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莆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莆田检察机关将紧密围绕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工作重点,抓好妇女权益保障、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定新领域相关部门法和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学习,条线干警做到应学尽学,提升履职办案能力。加强对办案和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在典型案例的挖掘培育方面下工夫,扩大专项活动 “以点带面”的影响与效应。
南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南平检察机关将坚持把溯源治理融入南平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办案全过程,通过依法能动履职构建闽江流域生态司法保护大格局。持续深化“河长+检察长”“跨省+跨区域”生态司法协作机制。以“河道生态保护和管理”“保障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安全”“全市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等系列保护水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为依托,筑牢闽江流域生态司法保护屏障。
龙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龙岩检察机关将全面统筹山水林田一体化保护,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立足该市涉矿案件多的特点,因地制宜挖掘特色治理方式,做好生态修复治理“紫金花”品牌的后半篇文章;深入推进“碳汇池”司法固碳行动,加大碳汇赔偿机制适用力度,规范资金管理使用,推进司法固碳中心+基地建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深化“河(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密切跨部门执法司法互动;加快推进闽粤赣三省交界区公益诉讼指挥中心建设,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生态协同保护。
宁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宁德检察机关将发挥环三都澳一体化办案团队作用,市院牵头、沿海县(区)院共同发力,加大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积极开展海上航行安全、海洋食品安全、军用航道锚地安全等领域公益诉讼监督,强化对非法捕捞水产品、盗采海砂、毁坏红树林、侵占湿地等问题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监督力度,依法提起生态损害赔偿诉讼修复受损公益,更好服务宁德“海洋强市”发展战略。
平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平潭检察机关将重点关注碳达峰碳中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平潭实际打造“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平潭检察样本,持续对认购海洋碳汇替代生态修复方式进行探索研究。加强同兄弟院学习交流,促进干警学习提升业务能力,使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成为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干警的“动力源”。
本次会议以视频形式开至全省三级检察院,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瑜和第八检察部全体人员在主会场参会,各市、县(区)院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条线的分管领导、部门全体人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