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闽漳州:规划助力共绘美丽乡村画卷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4日电 (蔡亚群)近年来,福建漳州市大力推进好用、管用、实用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引领乡村振兴。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底累计完成村庄规划编制552个,备案552个,在福建全省辅助决策系统中排名第一,完成率第一,备案率第一。

  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完成村庄规划编制916个,在全省辅助决策系统中排名继续保持第一。全市有17个村庄规划被省自然资源厅选入典型案例汇编。

  构建同频共振的“一张网”

  漳州市高度重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将其列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七比一看”竞赛、乡村振兴、农村品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做到每月一考评,每月一通报。

  该市自然资源局先后出台多项行政规章,并根据需要召开全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推进会、攻坚会,详细列出“任务表”“施工图”。同时,与市委乡村振兴办、人居办及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沟通,与县(区)、乡镇、村上下联动,构建同频共振的“一张网”,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漳州市各地各显神通,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保障编制经费。

  群策群力开门编规划

  漳州市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多措并举引导村民从“台下看戏”转为“台上唱戏”,并通过建立驻村规划师队伍、构建专家技术团队、联盟等举措,凝聚民智民力,实现开门编规划。

  为了让村民看得懂规划成果,漳州市将规划成果上墙、上省“阳光规划”网,村民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规划成果信息;总结提炼村庄规划重要内容并纳入村规民约,确保让群众记得住、能遵守。

  2019年福建省耕地保护中心全力支持漳州市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联合多所高校建立专家技术联盟,帮助长泰区岩溪镇珪后村“把脉问诊”“对症开药”,高质量完成试点编制任务,珪后村的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

  此外,漳州市自然资源局通过政府服务采购方式,成立市级村庄规划专家服务团队,采用“1+1”模式(指导1个村庄,反馈1份意见),通过实地调研指导,与县局部门、乡镇、村两委及村民代表、编制单位座谈交流,为村庄规划“问诊开方”,增强成果实用性。

  创新编制引领乡村振兴

  漳州各地还通过规划联编、驻镇村规划师试点等创新方式,推动高质量村庄规划编制,引领乡村振兴。

  2019年诏安县的东门村、南门村探索村庄规划联编,统筹考虑两村的农民建房引导、历史文化保护、生态保护、旅游开发、海洋开发等,共建共享公共设施,做到集约发展。

  漳浦的六鳌镇采用镇村联编模式,实行统一招标、统一编制,引导各村从“单打独斗”转变为“组团发展”。各村大力挖掘“蓝色海洋、红色文化、古色村落”“三色”资源,串点成线发展全域旅游,跨村共绘文旅发展“同心圆”。

  此外,漳州在平和县坂仔镇、南靖县梅林镇开展镇村规划联编试点,在长泰县岩溪镇珪后村、平和县南胜镇前山村、南靖县南坑镇南高村开展驻镇村规划师试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