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晋江做实林长制:湿地水鸟翔集 环境生态优美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4日电 近日,在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一颗“巨蛋”映入眼帘。这个四层楼高的建筑物,是泉州市“蓝色海湾”综合整治项目二期工程的鸟类监测塔。随着鸟类监测塔的建成,泉州市“蓝色海湾”综合整治项目一二期项目均已完工。

  登上“巨蛋”远眺,海水退潮,新种植的红树林连绵成片,鸥鹭、鸭雁等鸟类飞翔其间。“鸟类监测塔是海岸生态化改造工程的栖生园部分,主打鸟类科普基地,目前鸟类监测塔已完工,明年还将继续进行后续提升,利用现有护廊打造鸟类科普长廊。”晋江市林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泉州市“蓝色海湾”综合整治项目二期工程均已完工。除了鸟类监测塔所在的栖生园,市民还可以在绿趣园、渔趣园、沙趣园等园区内休闲娱乐。

  “蓝色海湾”的盛景正是晋江市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契机,大力加强湿地生态保护,持续开展“绿盾行动”,严厉打击捕捉、买卖野生动物、侵占湿地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牢固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缩影。如今的泉州湾河口湿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水域生态更加优美,湿地环境明显改善,吸引众多珍稀水鸟“光顾”和市民驻足观赏。

  据了解,在晋江林长制实施方案中,各级林长工作任务有一条就是“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林长制为何会涉及湿地?这其实是充分尊重本地资源特点。晋江的海岸线绵长,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晋江在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中将湿地纳入了林长制工作范围。

  根据《晋江市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巡查执法工作方案》,今年6月份和12月份晋江市林长办组织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陈埭镇等单位,集中开展湿地联合巡查执法工作,现场随机抽点进行巡查执法,均未发现违法违规破坏湿地行为;同时,晋江还建立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监管机制,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持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晋江市林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晋江将以林长制为抓手,继续加大湿地生态修复、保护和利用力度,充分利用湿地现有的鱼类、鸟类及环境资源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