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宁德多举措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0日电 (林榕生)近年来,宁德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较好的成效。2019年以来,包括宁德市民族宗教局在内的3个单位、2名个人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称号;6个单位、8名个人被省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1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6个单位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区重点单位。

 宁德市举办2022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暨各民族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宁德市举办2022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暨各民族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传承一项最宝贵的财富。这些年来,宁德市始终把民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结合实际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帮扶民族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及配套措施,对民族乡村实行倾斜扶持;在开展“双挂钩”机制的基础上,率先推动建立挂钩民族村工作机制,基本实现民族乡村挂钩帮扶“全覆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机制,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等。

  聚焦一个最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宁德市坚持把发展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第一要务,全力推动民族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畲家迎春气氛浓。丁立凡 摄
畲家迎春气氛浓。丁立凡 摄

  为巩固拓展民族乡村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省率先出台宁德市《关于支持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的五条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乡村群众就业创业工作的十条措施》等,加强民族乡村路网、文化设施建设和扶持发展畲医药产业,通过开展民族乡村劳动力状况调查、举办专家服务民族乡村专场等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创业。如,开展“千名专家下联百村 精准服务纾解民忧”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民族村专场活动;连续举办少数民族群众厨师、茶艺师、评茶员、畲医药等实用技能培训。

  围绕一条最鲜明的主线。宁德市着力建强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载体,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活动,连续15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举办“闽东之光·多彩畲族”图片展、“唱支畲歌颂党恩”等系列活动,推动全市上下形成并长期保持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氛围。

畲乡桃花开。吴宁俊 摄
畲乡桃花开。吴宁俊 摄

  连续17年举办全市各民族欢度“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活动(其中6次为全省性),民族乡村普遍开展“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传统节庆活动和“桃花节”“葡萄节”等特色民俗活动,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建设一个最明亮的窗口。颁布施行全国首部畲族文化保护地方性实体法——《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从立法层面对畲族文化实施保护发展;多举措扶持民族乡村畲药产业,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畲医畲药。

穆云畲族乡南山村风光秀丽。丁立凡 摄
穆云畲族乡南山村风光秀丽。丁立凡 摄

  启动建设宁德畲族文化园,优化提升闽东中华畲族宫、闽东畲族文物馆、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功能,建设县、乡、村、民族学校四级民族文化站、文化室、传习所(基地)等140多处,试点保护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64个(30个已命名挂牌),设立中华畲族宫协会等10多家畲族文化研究机构,成立宁德市畲族文化发展促进会,形成从市到村多层级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平台。(完)